- 郭秀萍;胡运霞;
无人机以其体积小、成本低、速度快、直线飞行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农村电商物流配送。考虑无人机续航里程约束和装载量限制,提出一种卡车-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并设计三阶段规划求解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客户进行分类,将聚类中心作为卡车配送点;第二阶段,基于旅行商问题模型确定卡车经过所有配送点的最优行驶路线;第三阶段,构建每个配送点续航和容量约束下无人机的路径优化问题并求解,实现以较低成本将货物送达客户;最后,采用C++编程和CPLEX实现提出方法。算例仿真结果说明:卡车-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较卡车单独配送模式以及文献中提出的联合配送模式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货物配送。
2021年01期 v.26;No.14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3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3 ] - 史一鸣;谭清美;吴杰;刘玉林;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IPSN)是新型产业互联网体系,在产业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如何协调内部五个子体系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是研究重点。基于此,首先引入界壳汇思想,将IPSN体系视为界壳系统,内部五个子体系视为五个子界壳,子界壳聚集形成界壳汇,产生交换卫护作用,构建IPSN体系界壳汇模型;其次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讨论IPSN界壳汇的运行机制,分析不考虑外界干扰和考虑外界干扰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情况;改进耦合模型,分析界壳汇内子界壳的耦合协调情况,以南京高技术产业为例,实证测度IPSN体系界壳汇的耦合发展水平;最后给出促进IPSN体系界壳汇协同发展的建议。
2021年01期 v.26;No.146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徐琪;郭丽晶;
共享供应链是企业资源有效分享的新业态,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共享平台提高及时交货率是企业在共享经济下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针对一个由共享平台、共享工厂和中小零售商构成的共享供应链,考虑平常期、忙期和闲期三种情形,引入惩罚机制,探讨不同时期共享平台的定价选择决策,以及最优的产品质量和及时交货投入水平,提高共享供应链利润。结果表明:平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价策略;适当提高惩罚成本,能有效地提升工厂的质量和及时交货水平,进而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在忙期可通过提高惩罚成本,降低平台佣金率来提升工厂及时交货率。
2021年01期 v.26;No.146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路浩;王广斌;胡文安;
采用混合研究设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理论分析方法建构了我国施工中小企业ICT采纳的行为机理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177位来自中高层管理者的问卷数据进行多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模仿性压力、战略价值判断和行为控制能力对ICT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范性压力和效率价值判断对ICT采纳行为无显著影响,其作用需要通过ICT采纳意向进行中介;强制性压力对ICT采纳意向和采纳行为的影响未得到数据支持;中高层领导的企业家精神水平越凸显,规范性压力、战略价值判断和行为控制能力对ICT采纳意向的正向影响关系就越显著。
2021年01期 v.26;No.146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单而芳;吴美慧;吕文蓉;刘贺宇;
以具有限制联盟结构的四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该供应链由单个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构成。在具有限制联盟结构的条件下,对供应链上的参与者可能形成的八种创新联盟情形进行了分析,并且运用Shapley值、位置值和AT解三种不同的收益分配方法对合作所产生的收益进行了分配。结果表明,供应链上所有的参与者均加入创新联盟时该供应链的总收益最大,且采用位置值进行联盟收益分配最能突出参与者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因而该分配方法更具合理性。
2021年01期 v.26;No.146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 ] - 张流洋;马义中;汪建均;任鸣鸣;
研究了产品质量改进阶段动态多响应系统中响应变量与信号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特征分析与建模问题,考虑了动态多响应系统的最优性、稳健性以及响应之间相关性,提出了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动态多响应稳健优化模型。首先,采用散点图对响应变量与信号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其次,从试验设计表的横向维度构建能够反映响应变量与信号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特征的响应曲面模型;同时,从试验设计表的纵向维度构建响应变量与可控因子之间的响应曲面模型;然后,整合纵横两个维度进而构建综合响应曲面模型并采用智能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求解;最后,结合两个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系统中响应变量与信号因子之间的线性相关或者非线性相关关系特征,同时也能够保持较高的灵敏度以有效地达到便于系统调节或校正的目的。
2021年01期 v.26;No.146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马跃如;陈强;
构建由社会型和盈利型养老机构构成的竞争模型,分析政府购买服务干预与服务质量干预行为对两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与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政府干预时,价格竞争会使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但政府干预却会降低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且在价格竞争较大时对社会型养老机构更为不利;质量竞争会降低养老机构的利润,且对社会型养老机构的影响较大,而政府质量干预则可降低质量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使得养老机构获得高于无干预时的利润。适度的政府质量干预可激励社会型养老机构提高其服务质量获取较高利润,而在竞争强度较高时,政府干预会加剧对养老机构的影响,盈利型养老机构反而获得更高利润;而提高政府补贴对养老机构并不总是有利的,在完全干预下反而降低养老机构的利润。
2021年01期 v.26;No.146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 ] - 洪定军;付红;万娜娜;范建昌;
基于灰色市场背景,构建了制造商在两个差异市场中运营的决策模型。根据制造商是直接销售或通过分销商销售产品,考虑了四种渠道结构。首先,求解得出四种渠道结构下参与者的均衡策略,并给出灰色市场存在的条件;其次,比较各渠道结构下制造商的利润,得出制造商的最优渠道结构选择策略。研究表明:当两个市场中消费者需求对价格敏感程度相近时,制造商在灰市产品流入的市场中直接销售且在灰市产品流出的市场中通过分销商销售最优;当灰市产品流出市场中消费者需求对价格敏感程度充分高时,制造商选择在价格敏感程度低的市场中直接销售且不向另一个市场供应产品最优;其余条件下制造商选择在两个市场中直接销售产品最优。
2021年01期 v.26;No.146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缪文清;沈炳良;
从目标规划角度对D运输问题建立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基于B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提出解这类问题的新方法——变量闭回路法,并给出变量闭回路法求解D运输问题的步骤,将变量闭回路法与运筹学中求解传统运输问题的方法相结合,在超出预警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变量闭回路法调整可行解,直至求出最优解,即在预警时间内使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并使总成本最低的解。最后,通过变量闭回路法求解一个算例,解释D运输问题解的三种情况,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通过算法复杂性分析证明变量闭回路法的简便性。
2021年01期 v.26;No.146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甘婕;王磊;张晓红;张文宇;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考虑维修计划和生产调度的相互依赖作用,提出了作业调度和非完美预防性视情维修的联合策略。针对状态可检测的可修单设备生产系统,以作业调度序列和视情预防性维修阈值为决策变量,最小总加权期望完成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合决策模型。对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推导,并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通过数值分析,验证联合决策相对于独立决策的优势,并进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表明模型的有效性。
2021年01期 v.26;No.146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 ] - 杨明歌;韦阳;梁小珍;
低碳经济背景下,再制造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是否进入再制造是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和分销商的重要决策。首先,建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Jacobi矩阵分析制造商和分销商混合策略的演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大于制造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且分销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扣除再制造授权费用后大于分销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时,系统演化至制造商和分销商均进入再制造的状态。其次,考虑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和分销商决策的影响,建立政府补贴情形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Jacobi矩阵分析制造商和分销商混合策略的演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与政府补贴之和大于制造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且分销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与政府补贴之和扣除再制造授权费用后大于分销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时,系统演化至制造商和分销商均进入再制造的状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2021年01期 v.26;No.146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赵飞;朱建军;王翯华;
在大型客机协同研制背景下,研究因突发事件导致项目中断后,多执行模式项目的进度重排问题。首先,考虑项目活动受影响状态提出项目活动资源使用情况的分类方法;其次,考虑项目的按时完工和追加资源的最小成本,提出未完成项目活动的重排优化模型;最后,提出基于禁忌搜索和隐枚举的混合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实验表明,通过追加资源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中断后的项目工期恢复到项目计划工期。
2021年01期 v.26;No.146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洪定军;范建昌;付红;
考虑由一个上游供应商和一个下游电商构成的供应链,其中供应商进行研发活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通过电商平台向市场出售产品。通过构建由供应商的研发投资决策和供应链系统的运营决策构成的联合决策模型,分析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化决策下的最优研发投资决策和运营决策都可能偏离集中化决策下的最优决策。为避免这种决策偏离所导致的供应链系统利润的损失,引入由生产成本分担策略和投资成本分担策略构成的组合策略设计了协调机制,并指出所设计的协调机制能够使得供应商和电商的期望利润得到帕累托改进。
2021年01期 v.26;No.146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1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 ] - 尚春燕;关志民;米力阳;
针对决策者的互惠偏好行为建立政府干预下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探讨了政府干预参数和互惠偏好系数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并对两种干预策略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奖惩干预下,回收商对制造商的关注不仅不会诱导制造商给予回报,反而加剧自身利润的侵蚀;置换补贴干预下,随着置换敏感系数的增大,零售商的利润小幅增加,置换量和制造者的利润显著提高;政府干预下,互惠偏好在降低奖惩力度而提高置换补贴额度的同时会提高社会福利,并且合理的互惠系数可以触发成员的互惠互利行为,在合理的互惠区域内,互惠共赢的正效应能够提高成员的利润,从而提升闭环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021年01期 v.26;No.146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 ] - 唐金环;杨芳;徐家旺;赵礼强;
针对一个同时生产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制造商和两个分别销售两类汽车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汽车供应链,将政府实施的双积分制与拉动市场需求的消费者偏好纳入到供应链收益模型的构建中,运用斯坦伯格博弈理论求得独立与合作决策模式下制造商、零售商的最优生产与定价策略,并从积分价格、消费者偏好、积分办法调整等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取合作决策模式对汽车供应链的整体收益更加有利;积分价格的变化不但影响汽车供应链的收益,还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的调整对新能源汽车扩散至关重要。
2021年01期 v.26;No.146 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1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3 ] - 李贵萍;张柯檬;杜碧升;
研究一个生鲜产品的订购、定价与保鲜技术投资联合决策问题。产品实时质量随时间不断下降且服从两参数Weibull分布,零售商可通过投资保鲜技术减缓产品质量的下降速率。需求同时依赖于产品的实时质量、销售价格和最低质量限制。研究决策最优的订购、定价和保鲜技术投资策略以最大化零售商的平均利润。首先证明了最优订购、定价和保鲜技术投资策略各自的唯一存在性;接着,给出一个迭代算法用以搜索问题的最优解;最后,采用数值方法对主要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在投资与不投资保鲜技术两种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策略和平均利润。结果显示:零售商是否投资保鲜技术对其订购策略(补货周期和订购量)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定价策略的影响较小;投资保鲜技术有利于提高零售商的利润。
2021年01期 v.26;No.146 13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10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 ] - 徐建中;孙颖;孙晓光;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两个角度分析军民融合产业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观察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行为,结合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的选择,并仿真验证了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在市场机制下政府补贴、违约金和收益分配系数对军民融合企业和学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有显著影响,但作用机制不同;在政府监管下合理税率、行政处罚有利于维护军民融合产业合作创新的稳定性。此外,政府在与企业、学研机构博弈中获得了最大化的额外社会收益,这样的"利益诉求"将增加其参与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021年01期 v.26;No.146 139-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 ] - 蔡鑫;孙静春;
在需求随机的环境下,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自有资金受限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零售商需要通过存货质押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融资,供应商采用包含回购价格和回购比例的契约来协调供应链。首先在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和回购契约框架下构建了零售商的决策模型,推出了零售商的最优质押和订购决策,并分析了回购等主要参数对其最优决策的影响。然后分别在考虑和不考虑供应商风险偏好的情况下研究了集中决策时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订购决策,得到了供应链在不同情形下的协调条件。最后,通过算例讨论了主要参数对供应链协调及期望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参数满足特定关系时,回购契约可以实现存货质押融资下的供应链的协调;存货质押融资可以有效地解决零售商的资金约束问题,提升供应链的效益。
2021年01期 v.26;No.146 148-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何海龙;李明琨;
我国正逐步推行快递包装回收、垃圾分类等系列举措,但面临着快递包装回收成本高、消费者参与意愿低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从演化博弈的视角,构建"电商企业—消费者—政府"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管制措施对快递包装回收产业的影响,并以商业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时,政府须保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投入,增加企业实施回收的净收益,如以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电商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同时政府可通过回收计划积分奖励等调动消费者参与积极性;对财政补贴的实施给予适度的监管强度,过高的监管强度会抑制各方快递包装回收积极性,但低监管强度不利于回收产业的市场秩序建立与发展;政府对于不实施逆向物流的电商企业处罚力度大,有助于推动其向实施逆向物流的方向演化;消费者对于电商企业的态度,如不实施逆向物流的不满意度,可影响其市场份额,并促使其开展快递包装逆向物流。
2021年01期 v.26;No.146 157-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3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3 ] - 王长军;吴琼;
以单共享资源为背景,允许自利的需求个体具有不同的正规型或非正规型目标,采用排序博弈研究共享各方在无秩序代价(Price of Anarchy,POA)衡量下的供需匹配程度。对于多人多目标模型,先证明一般意义下以及满足EDD规则的Nash均衡和Pareto解有相同的POA,继而给出了两种不同共享方指标下的POA的解析表达,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非正规型客户是导致共享经济中供需失配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其给两种共享方指标下的供需匹配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且与直觉相反,Pareto改进以及EDD规则并不能带来改善。这些发现对于解释共享经济中供需匹配机理并提升共享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年01期 v.26;No.146 165-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杨力萌;梁峰;陈伟涛;
双向转诊机制能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促使医疗机构职能分明,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效率,是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以医疗机构的趋利性为前提,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对各医疗机构的转诊决策过程进行演化分析,研究影响双向转诊机制落实的各个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对该过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医疗定价合适合理、提高转诊补偿、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预期、提高合作效益增量,将使得各医疗机构更倾向于做出转诊决策,有利于推进双向转诊机制的落实。
2021年01期 v.26;No.146 174-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 ] - 杜晔;赵一飞;
针对大型集装箱港区作业能力波动造成的港区外部道路交通拥堵和作业时间过长的问题,基于社会集卡自身作业数据汇总计算了其在港区的流量和容量等作业状态数据,构建了决策树已对码头完成社会集卡作业承诺的情况进行分类预测,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90%以上。社会集卡的相关方可以通过该预测结果,降低社会集卡在港区作业的不确定性。
2021年01期 v.26;No.146 18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