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与管理

综述

  • 采购受限情形下的库存决策研究综述与展望

    祁玉青;吴静;

    在实际运营中,采购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基于近几年的研究,提出了资金、数量、时间三个视角。从预算约束、融资决策、支付方式三个角度分析了资金约束下的库存策略;从库存容量、订货批量、供货能力三个方面,归纳了数量约束下的库存决策;基于提前期、保质期(主要为易逝品)、时间窗口约束下的库存-路径问题,分析了时间因素对于库存策略的影响。通过对各种采购限制条件的梳理,对采购受限情形下的库存决策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同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0年02期 v.25;No.14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10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理论与方法

  • 人际协同视角下CEO包容型领导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魏峰;曹星;贝玉莲;

    采用194份合伙人-CEO配对数据,探讨了新创企业CEO包容型领导风格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尤其是考察了地位冲突的中介作用以及目标一致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CEO包容型领导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创业团队内部地位冲突在CEO包容型领导与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合伙人-CEO目标一致性调节了地位冲突对创业绩效的负面影响;(4)合伙人-CEO目标一致性对地位冲突在CEO包容型领导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合伙人-CEO目标一致性越弱,以地位冲突为中介的CEO包容型领导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越强,反之亦然。

    2020年02期 v.25;No.141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10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 ]
  • 供应中断情况下动态混合应急策略研究

    李姗姗;何勇;

    动态刻画市场需求中断反应行为:自动留存订单、等待制造商应急采购延迟完成订单、由安全库存完成订单、取消订单。综合考虑应急采购的提前期及成本、安全库存储备量、企业恢复能力,构建以中断负面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的最优控制模型。应用最大值原理,提出三种最优的制造商动态响应策略,包含一种纯库存与两种混合策略,决策如何基于库存量、中断持续时长等相关因素实时消耗库存,同时进行应急采购。

    2020年02期 v.25;No.141 17-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 ]
  • 不确定需求下快递枢纽中转站选址模型问题

    裴利奇;刘晓;

    随着快递货量飞速增长,对快递公司枢纽站货量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建立中转站分担快递枢纽货量压力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且每日快递货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在不确定需求下,以时效和总成本为目标的快递枢纽中转站双目标整数规划选址模型,并以DB快递公司上海区域为例,运用NSGA-Ⅱ方法求解。求解结果表明NSGA-Ⅱ方法,在求解质量上与ε约束法非常相近,且求解速度远好于约束法。

    2020年02期 v.25;No.141 24-2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5 ]
  • 考虑维修时间和惩罚的租赁设备维护策略研究

    金玉兰;刘莹;严嘉欣;

    针对租赁设备维修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考虑维修时间随机性的等周期预防性维护策略。该策略在考虑租赁设备维修时间随机性的同时,综合考虑对出租方的维修惩罚,包括维修时间惩罚、故障总次数惩罚以及可用度惩罚等因素对总成本的影响。从出租方的角度出发,建立以出租方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预防性维护策略优化模型。用MATLAB仿真求解出模型的最优预防性维护计划。算例分析表明,考虑租赁设备维修时间随机性和维修惩罚使租赁设备的维护更符合实际情况,能为租赁企业提供有效的设备维护策略。

    2020年02期 v.25;No.141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 ]
  • 生鲜供应链保鲜努力成本分担契约研究

    王道平;朱梦影;王婷婷;

    在生鲜产品的需求受产品新鲜度和价格影响的情况下,论文考虑供应商的保鲜努力水平和运输产品所需时间对产品新鲜度的共同影响,分别构建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对最优保鲜努力水平、产品销售价格和供应链利润等进行了求解;利用传统成本分担契约和纳什讨价还价下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并结合算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两种成本分担契约可以促使供应商提高保鲜努力水平,并为供应链带来更高的利润,其中纳什讨价还价下的成本共担契约更为有效。

    2020年02期 v.25;No.141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3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4 ] |[阅读次数:2 ]
  • 供应不可靠时下游企业投资上游企业的供应链协调

    付红;李良强;

    考虑由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的供货是不可靠的。假定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向上游企业投资提高其供货的可靠性。首先给出了批发价格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策略。分析发现:下游企业的投资虽然可以降低双重边际效应,但由于投资所导致的供应链系统利润增加的部分不能完全被下游企业拥有,下游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影响;随后,通过引入由收益分享策略和成本分担策略构成的组合策略设计了协调机制,并指出该协调机制能使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

    2020年02期 v.25;No.141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考虑班种约束的呼叫中心排班优化模型与算法

    胡修武;王瑞程;王秀利;

    一些呼叫中心设置早班、晚班和两段班班种;排班时规定员工周内同班种的班次当班,并且限制两段班当班员工占比。构建该实际情景的坐席人员排班问题整数规划模型。鉴于问题难解性,首先通过问题结构层次分解,以及对班种与班次覆盖区段人力需求量化指标的表征刻画,提出启发式算法生成解方案;然后采用基于模拟退火机制的邻域搜索算法改善解方案。计算实验表明整数规划模型适于求解小规模排班问题最优解,而上述两阶段优化算法能够获得大规模问题优化解。研究表明,在优化人力成本情况下可兼顾坐席人员工作时间高规律性。

    2020年02期 v.25;No.141 51-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 ]
  • 港口服务供应链绿色运营动力因素及关联效应研究

    韩兵;康娟娟;匡海波;

    随着排放问题的日益突出,港口服务供应链如何实现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基于绿色增长理论提出港口服务供应链绿色运营动力因素概念模型,并通过对港口及供应链相关企业的访谈及调研获得数据,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港口服务供应链绿色运营行为对外部驱动因素具有较高敏感性,其中利益相关者需求具有强直接效应;政策法规、成本投入具有较强的间接效应和强总体效应;管理理念、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直接效应,但总体效应一般。研究结论为港口及服务供应链企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绿色转型发展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2020年02期 v.25;No.141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 ]
  • 存货质押委托监管模式下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收益分配模型研究

    李丽君;衣峻林;程富;

    存货质押融资作为一项多主体的融资业务,道德风险是其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风险。在存货质押委托监管模式的初始授信环节,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努力程度为隐匿信息,因此银行与物流企业双方都有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收益分配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以对双方道德风险起到一定约束作用。本文在存货质押融资委托监管模式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考虑初始授信环节中银行与物流企业存在双边道德风险时的收益分配问题,建立了银行与物流企业的收益分配模型,推导出银行与物流企业间的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以防范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双边道德风险。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对收益分配比例随物流企业实力变动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2020年02期 v.25;No.141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 ]
  • 供应不确定下制造商的采购策略:回收或双渠道采购

    李良;刘芷言;李增禄;聂佳佳;

    在考虑供应商供应不确定的情形下,构建制造商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采购策略选择模型,研究发现:①垄断市场中,当供应不确定性较大时,制造商会选择回收策略;当供应商的不确定性较小时,制造商选择双渠道采购。②竞争市场中对比制造商的均衡利润发现,当供应商供应不确定性大时,两制造商均选择回收策略达到纳什均衡;当供应不确定性处于中间水平时,两制造商选择差异化的采购策略更有利可图;当供应商供应不确定性小时,上游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激烈,双渠道采购为市场的均衡策略。此外,还探讨了供应不确定性的变化对制造商的利润影响。

    2020年02期 v.25;No.141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 ]
  • 考虑信息披露的双渠道供应链两周期定价策略

    赵瑞娟;周建亨;

    在一个含有线上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中,考察当消费者注重产品体验时,信息不披露和信息披露两种模式下制造商、零售商两周期的定价策略。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产品体验为高的概率和信息披露对提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议价能力都存在正向的作用;信息披露使实体店第二期的需求对前期需求更加敏感,而对第二期价格及成本的敏感性下降;不论信息是否披露,第一期实体店定价总高于网店定价,但当消费者体验产品为高的概率足够大时,网店在第二期可以采用高于实体店的定价策略,且信息披露可以使网店在第二期有更多的可能制定高于实体店的定价;信息披露使得制造商在两期内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而零售商的收益变化与披露成本有关,且零售商在第一期受益的可能性更高。

    2020年02期 v.25;No.141 82-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6 ]
  • 动态激励下科技资源平台与小微企业创新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李文鹣;张洋;王涵;陆文茜;郭本海;

    针对政府激励、科技资源平台创新、小微企业参与平台创新的博弈问题,构建小微企业、平台与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考虑政府激励的动态性,分析影响各参与主体行为策略演化路径的因素。研究发现,增加政府监管制度供给、实施平台动态考核、适度控制奖励支付总额及设计合理的奖励衰减机制;督促平台提供创新性服务、打造良好平台生态;实施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参与平台创新的成本,以及增加其不参与时的潜在损失的措施等等,能增加三方收益,是促进科技资源平台与小微企业创新行为的有效方法。

    2020年02期 v.25;No.141 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质量不确定下农产品生产商预售策略研究

    陈军;伏红勇;

    在生产期内生产商进行农产品预售,产品质量不确定是生产商和零售商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产能既定条件下,就生产商全部预售和部分预售两种情形,构建了生产商预售和零售商预购决策模型,运用主从博弈方法求解出均衡结果。在此基础上,扩展性分析了生产商允许退订和零售商现货外购对生产商预售决策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生产商部分预售优于全部预售,允许零售商退订以及零售商现货外购对生产商均有利。在全部预售情况下,供应链不能实现协调;在部分预售情况下,只有预售价等于特定值时,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

    2020年02期 v.25;No.141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 ]
  • 不确定需求下制造商渠道入侵与信息收集披露激励

    经有国;刘震;李胜男;

    研究单个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零售商通过调查获取市场不确定需求信息,而制造商可能建立直销渠道与零售商展开销售竞争。分别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刻画零售商最优收集、披露策略以及制造商的最优入侵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促进零售商收集并且披露需求信息的固定报酬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当收集成本、渠道替代率以及固定入侵成本处于合适阈值区间时,需求信息收集和披露会改善双方收益;零售商信息披露可以影响制造商的入侵决策;制造商入侵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供应链整体收益,但总是不利于零售商;在制造商率先决定入侵时,零售商接受激励政策可以实现双方共赢。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20年02期 v.25;No.141 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9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 ]
  • 技术共享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苏妮娜;朱先奇;史竹琴;

    技术共享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企业创新联盟。研究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网络展开研究,构建企业之间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研究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博弈的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得到系统演化的数值解及不同初始创新概率下策略演化趋势,讨论了企业之间技术共享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参与技术共享协同创新的企业技术外化程度和吸收能力都会影响协同创新联盟技术资源的共享,并且企业选择博弈的初始意愿越接近均衡策略点,达成联盟稳定的周期越长。

    2020年02期 v.25;No.141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2K]
    [下载次数:1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2 ]
  • 考虑激励模式的动态回收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与协调研究

    刘亮;李斧头;

    考虑由单一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制造商不仅通过正向供应链销售新产品,还通过激励措施从消费者那里回收旧产品,且将动态回收过程、HJB阶段控制纳入到供应链中。除探讨不同情形下均衡决策外,还设计激励成本分担契约来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研究表明:集中决策较分散决策供应链系统利润更高,产品回收率更高,回收激励强度更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批发价格、零售商收益、制造商收益与回收率呈正相关,回收激励强度与回收率呈负相关;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的回收强度、回收率达到集中决策的水平,有趣的是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产品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均略高于分散决策的水平,制造商的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零售商的收益只有在一定情形下才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外,还探讨了激励成本分担情形下零售商不出现破产的条件。最后给出算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2020年02期 v.25;No.141 125-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碳限额交易政策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供应链定价与协调

    郭军华;孙林洋;张诚;倪明;朱佳翔;

    在碳限额交易政策及消费者低碳偏好条件下,针对两个制造商(一个碳减排、一个不进行碳减排)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析了碳限额及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对产品零售价和最优碳减排量的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法协调供应链。研究发现:最优碳减排量、产品零售价不仅依赖于碳限额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还与初始碳排放量相关;清洁型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为零;政府应该实行差异化碳限额交易政策,对于中间型及轻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降低碳限额,对于重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提高碳限额并给予企业碳减排补贴;对于清洁型及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应该提供低碳消费补贴;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节能环保宣传。

    2020年02期 v.25;No.141 1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9K]
    [下载次数:2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1 ] |[阅读次数:4 ]
  • 考虑渠道权力结构的O2O供应链合作广告策略研究

    舒良友;王义宝;

    通过建立和比较四种Stackelberg博弈模型,即制造商未参与网络零售平台合作广告计划的博弈模型(N模型)、网络零售平台主导的合作广告模型(P模型)、制造商主导的合作广告模型(M模型)、集中决策的合作广告模型(C模型),研究了渠道权力结构对O2O供应链渠道成员合作广告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网络零售平台为供应链领导者时,只有当线上渠道交叉销售效应需到达一定水平,制造商才拥有参与网络零售平台合作广告计划的资格,且当交叉销售效应较大时,网络零售平台的利润将超过制造商;而当制造商为供应链领导者时,制造商不愿意让网络零售平台"搭便车",因此具有较高线上渠道交叉销售效应水平的制造商会选择具有较小引导作用的合作广告方案;集中决策模型中的制造商全国性广告投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

    2020年02期 v.25;No.141 146-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8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模糊DSM的产品服务系统流程模块化设计

    金运婷;耿秀丽;

    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service System,PSS)是制造企业为满足顾客价值需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集成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面向结果的PSS是一种典型类型,其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服务。为了对其进行有效配置,需要研究基于流程的模块化开发方法。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是对流程进行模块划分的常用工具,然而传统的DSM是一个二元布尔矩阵,只能反映元素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模糊设计结构矩阵(Fuzzy Design Structure Matrix,FDSM)可以对元素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定量表示。权重有向图用来表示流程活动间的依赖关系,并映射到FDSM中,然后用传递闭包法获得模糊等价矩阵。在选取适当的阈值后,根据得出的截矩阵对相应的流程活动进行聚类实现模块划分。最后,以空调温度服务的模块化设计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20年02期 v.25;No.141 155-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9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改进NSGA-Ⅱ的云制造服务组合优化问题研究

    杨欣;曾珍香;夏玉雄;

    为了实现企业在云制造环境下的节能,提出一种新的云制造服务组合优化方法,该方法既能降低能耗,又能在考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然后利用双目标模型和改进的NSGA-Ⅱ解决制造服务组合优化问题。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从云制造服务平台(CMSP)的角度有效地控制了能耗,改进后的NSGA-Ⅱ在解决该问题上具有与MOPSO和标准的NSGA-Ⅱ相比的准确性和收敛性优势。

    2020年02期 v.25;No.141 164-17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10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2 ]
  • 考虑强势下游企业持股弱势上游企业的供应链决策与协调

    付红;李良强;

    在随机需求环境下,考虑由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分散化供应链,其中下游企业较上游企业强势,并持有上游企业的股份。首先,通过构建并求解由下游企业的采购价格决策和上游企业的产量决策构成的博弈模型,得到了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分析发现,分散化供应链中的最优产量随着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但总是低于集中化供应链中的最优产量。然后,通过引入由价格补贴策略和收益分享策略构成的组合策略设计了协调机制,并指出所设计协调机制可使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最后,对下游企业的持股策略进行了讨论。

    2020年02期 v.25;No.141 17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服务供应商角色外行为的契约激励机制研究

    许志远;曹吉鸣;冯晓威;汤洪霞;刘明强;

    针对如何激励服务供应商的角色外行为,构建面向角色内行为的正式契约、面向角色内和角色外行为的关系契约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优契约三种契约下的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各契约下的最优契约条款和发包方长期最优收益,分析建立关系契约的条件和最优角色内和角色外行为激励系数,对比分析三种契约下发包方长期最优收益。越重视长远利益的发包方所获长期最优收益越大,且越愿意为服务供应商角色外行为提供更多激励。当贴现率大于一定值时,发包方和服务供应商才会建立关系契约。发包方会提高对服务供应商角色外行为的激励系数,以吸引服务供应商与其签订关系契约。服务供应商角色外行为会为发包方带来额外收益,且该额外收益与贴现率和角色外行为效用权重正相关。

    2020年02期 v.25;No.141 179-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低碳环境下废钢铁再加工生产调度优化

    张燕华;陈伟达;杨烨;

    针对废钢铁再加工过程的工艺特点和约束条件设计了碳足迹计量方法,构建了最小化经济成本与碳交易成本总和的低碳调度模型。从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碳限额、碳价及碳交易对总成本、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的影响。研究表明:废钢铁再加工低碳调度方案能有效减少碳排放,但可能会引起总成本的增加,若政府设置合理的碳限额,可大大提高废钢铁企业碳减排的积极性;碳限额的增大能有效降低总成本,对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无直接影响;高碳价促使废钢铁企业选择更具减排优势的加工设备、工艺路线和精料调度方案,从而降低碳排放,但过高的碳价对碳减排作用不大。

    2020年02期 v.25;No.141 187-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7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质量技术基础与管理

  • 质量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张豪;蒋家东;

    通过构建质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质量基础设施自身的技术特征和制度特征出发,研究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基于2009~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质量基础设施对国别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质量基础设施确实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

    2020年02期 v.25;No.141 195-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9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