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与管理

  • 面向知识经济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途径探讨

    全林

    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科技人员必须调整自己的科研目标,将自己的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传统的工业企业必须走知识化的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政府应鼓励创建知识型企业,发展知识经济,并给予财政扶持与政策优惠。

    1999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先进制造技术基本特征与我国应用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

    王端民,孙林岩,汪应洛

    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形成的历史环境的分析,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住,认为先进制造技术具有:(1)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标的系统性;(2)覆盖从产品市场研究到终结处理等制造活动的全过程性;(3)多学科的集成性以及(4)应用的继承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基本国情分析,提出我国应用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是:(1)以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为目标;(2)以新产品的开发带动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3)着眼于分散资源的集成;(4)充分利用现有制造资源,盘活资产;(5)以效益为导向,滚动发展。

    1999年06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 ]
  • 工程专业团队的管理

    梅享富

    当今社会商业竞争激烈,讲求灵活和创新。现代企业因应时势需要,通常采取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小组的组织形式。工程专业机构主要由趋向自我领导和对自己工作表现严格要求的专业人员组成,因而指挥一控制模式不再是有效的管理工具。对于这些工程专业团队,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思路对其进行管理,并加以激励。本文首先简述与职能部门结构相比,跨职能团队结构日趋流行的原因,进而阐述这类团队领导的典型职责,并根据最近的深入研究结果和笔者的经验,揭示一个有效的团队所具备的特征,因其对团队领导能否有效发挥职责至关重要。

    1999年06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筹备会议在西安召开

    199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河北省工业工程研究会推广IE见成效

    199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成功的关键:工业和商业间交接区域的后勤

    H.-P.Wiendahl,A.Engelbrecht,R.Hernandez,凌岱

    市场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富于柔性以适应变化中的周边条件。在整个增值过程中,后勤的定位和组织是控制企业过程从而确保成功的决定性前提条件。本文从组织角度在强调后勤潜能的同时,突出其重要性。

    1999年06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实施精益生产是当前中国企业的最好选择

    杜宏生

    《改变世界的机器》和《精益思想》两书将精益生产和精益思维带到了中国,而精益生产方式曾使丰田汽车公司从较低的起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公司。那么什么是精益生产?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它有什么优劣?在中国能不能实施精益生产?如何来实施精益生产?根据与丹尼尔·琼斯教授的精益企业研究所合作在国内推广精益生产方式的实际感受,谈谈对这几方面的看法。

    1999年06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9 ] |[阅读次数:2 ]
  • 利用产品模型与过程模型的集成进行产品开发

    R.Anderl,Th.Ott,沈志刚

    建立过程链和过程网络系统在工业界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的始终支持,尤其在产品形成的范围内,具有特别的意义。建立过程链需要按一定方法进行的计划,或者说是以产品模型和过程模型的集成为基础的方法。

    1999年06期 28-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成组技术的敏捷生产模式

    谢小平,李随成

    简要分析了成组技术由单项技术向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的转变,初步分析了敏捷性企业的静态与动态敏捷性度量指标的关系及敏捷生产的运作方式,建立了以成组技术为基础的敏捷生产模式,强调人员、组织、管理、技术的集成,并从管理角度出发,以成组哲理为基础,建立工作团队,并行完成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工作,以敏捷地适应市场需求。

    1999年06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 ]
  • 虚拟企业与合作竞争

    聂德怀,宋国防,管媛,林进平

    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成为当今时代竞争的焦点,虚拟企业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概括了虚拟企业的特点,指出其本质是通过合作竞争迅速实现市场机遇,并从时间、成本与柔性等方面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阐明了虚拟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1999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2 ]
  • 生产技术的虚拟世界

    K.Weinert,H.Appelt,孙绍华,金正青

    对虚拟现实的方法及专用工具作了概述,重点放在一般技术现状以及生产技术的特别潜能,并以磨削刀具为例介绍了虚拟现实的应用。

    1999年06期 38-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在生产网络中对工件的模糊调整

    朱晓敏,张润彤

    我们研究拥有两个并联异型机器的一个生产网络。每台机器拥有其自己的工件排队队列,两组工件遵循相互独立的泊松过程依次到达每个队列。每个机器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并服从指数分布。当一个工作抵达队列1的时候,这个工件可以通过付一笔安置费而被立即转移到队列2。每个排队中的工件每个单位时间都需要付一笔占位费。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动态地确定最优的安置策略以保证平均费用最低。提出了一个模糊控制的新方法用以解决这个问题。模拟的结果显示该方法是非常有效并极富研究潜力的。

    1999年06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总体设计在现代工程系统研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马明

    从工作程序、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论述了总体设计在现代工程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总体设计部的综合技术水平和协调能力,以及其组织和管理能力决定了系统研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整个工程的计划进度的“瓶颈”。总体设计人员做为总体设计的关键要素,应该具备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广泛的综合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关系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

    1999年06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王惠,吴冲锋,王意冈

    敏捷性是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竞争环境中生存的能力。为了评价企业的敏捷性,有必要建立企业敏捷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介绍了敏捷性的概念之后,分析了敏捷性的评价指标,然后基于时间、成本、鲁棒性和适应性建立了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方法可用于企业敏捷性度量。

    1999年06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2 ]
  • 质量管理专家李天和博士再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卓越管理中心”在筹建中

    1999年0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轿车制造操作时间定额标准的编制研究及作用

    梁卫东

    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对轿车制造过程中影响操作时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统一、优化,提出了因素值的确立、验证和测量方法,并根据确定的标准理论值进行了作业时间改进分析和实际应用举例,最后简单说明了轿车操作时间定额标准的重要作用。

    1999年06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企业过程再造:一个案例研究

    李源,樊治平

    企业过程再造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突破而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的根本性改造。实施过程再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对企业现有经营过程进行分析和重新设计。但是这个出发点实际上极大地限制了对问题的解决,与过程再造的“根本性”的特点相矛盾。通过分析一个科技书店再造的案例,指出了实施过程再造时,既要从企业现有经营过程出发,又要超越这个范畴,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过程再造理论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补充。

    1999年06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计算机新型控制策略及其应用》

    1999年06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PC总线工业控制系统精粹》

    1999年06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