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士华;王青青;关旭;
在一个供应商之间信息不共享的二阶供应链系统中,研究不同类型的供应链延迟交货惩罚因子的设定对供应商交货响应时间决策的影响,并基于此建立一种供应商与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协同机制。文章以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最佳交货响应时间为目标值,分别找出了横向及纵向延迟交货惩罚因子的值,制造商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设定这两种惩罚因子的值,使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主动采取相同的并与供应链最优决策一致的交货期,数值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协同机制还可以调整供应链总成本在三者之间的分配。同时文章提出增加纵向延迟惩罚因子有利于促进供应链横向关系的和谐这一新观点。
2010年06期 v.15;No.85 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吕晖;叶飞;强瑞;
构建了供应链伙伴间资源依赖、信任、关系承诺与跨组织信息系统协同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1家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供应链伙伴间资源依赖、信任、关系承诺与信息系统协同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伙伴间资源依赖程度对信任与关系承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跨组织信息系统协同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另外,研究还发现供应链伙伴间信任水平对关系承诺与跨组织信息系统协同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关系承诺对跨组织信息系统协同则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告诉企业管理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该着重考虑彼此之间的资源互补性与相互依赖性,并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提高供应链伙伴间相互信任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协同。
2010年06期 v.15;No.85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3 ] - 苏菊宁;陈菊红;
考虑顾客响应时间,研究了两阶段生产模式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分析了集中系统和普通分散系统的生产和订购决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有价格差异的补货契约。分析了在这种协调机制下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决策行为,得到了使分散系统实现完美协调的契约参数条件。通过数值算例的计算发现:这种有价格差异的补货契约还可以使双方的利润都得以增加,实现了决策分散化、个体理性、激励相容和Pareto最优。
2010年06期 v.15;No.85 16-2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周宝刚;关志民;杨锡怀;
提出了一个由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集成优化问题。供应商产品价格、风险等级、供应能力和零售商需求考虑为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应用可信性理论,建立了基于风险偏好的两级供应链集成优化模型。使用可能性隶属函数将模糊机会约束转化为清晰的等价类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变化对目标值的影响。
2010年06期 v.15;No.8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 ] - 林强;李海晴;李青;
以数量柔性契约为研究对象,以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集中型供应链为基础,将供应链下游企业面临资金约束时的融资方式分为两种:供应链外部融资和供应链内部融资,并将供应链融资方式融入到资金约束集中型供应链中,通过理论证明得出相对于仅采用外部融资而言,当供应商信用较好时,采用内部融资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成本,而且有助于激励零售商订购更多的产品,使供应链绩效达到最优的结论。
2010年06期 v.15;No.85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 ] - 肖雪珣;陈晓荣;董明;
在一个生产商和两个互相竞争的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回收策略—奖金策略:回收时向零售商支付回收奖金;押金策略:销售时向消费者征收押金,并在消费者退还旧件时返还押金。构造了两个分散决策的闭环供应链模型(1)DF模型。生产商通过零售商收集旧件,并为每一个旧件支付一定的奖金;(2)DD模型。生产商通过零售商向消费者征收额外的押金,消费者只有退还旧件,才能拿回押金。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还考虑了政策对制造商与零售商决策的影响,在惩罚机制下讨论了DF模型与DD模型中决策者对惩罚机制的反应。
2010年06期 v.15;No.85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郭滕达;欧朝敏;
以"市场结构—竞争优势—经营绩效—政府规制"为分析范式,对中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四点结论:寡头主导的市场结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基础;技术系统的复杂化已经成为区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弱的天平;以运输、仓储、快递为背景的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是中美第三方物流市场上竞争的主导者;政府规制的不合理及不完善制约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010年06期 v.15;No.85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 ] - 葛春景;王霞;关贤军;
以不确定环境下的应急服务设施选址-分配问题为研究对象,依据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服务设施选址布局的特点,构建了应急服务设施单分配集覆盖轴辐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类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应急服务设施轴辐网络布局的双重λ-鲁棒优化模型,即鲁棒解的函数目标值和最远两点的出行时间与各种情景下的最优值之间的偏差分别控制在1λ和2λ之内,使得具有较好条件的候选设施点更易选为枢纽点,同时使最远两点的最大出行时间尽量最小。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和鲁棒解求解方法,通过算例数据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2010年06期 v.15;No.85 45-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3 ] - 李苗;林强;
针对某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生产现场存在的在制品仓过多,材料拉动的及时性差以及各机床的负荷分布不均匀等问题,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找出其发生的真因并得出改善思路。为获得解决方案,将该钢卷生产调度问题抽象为一类JSS(job-shop scheduling作业车间调度)一般性模型,并设计出自适应递阶遗传算法(A-HGA)进行求解,Matlab运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调度结果优于经验排配,提高了机床平均利用率,解决了WIP仓过多,材料拉动的及时性差等问题。同时由于该算法的编码简单、染色体信息量大、收敛性好,在解决一类复杂JSS和拓扑结构等多变量优化问题方面有明显优势。
2010年06期 v.15;No.85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郑永前;张锦;王伟有;
在考虑制造单元出入点具体位置与最短物流路径的情况下,对单元间布局两个环节的问题——确定单元在车间平面上的位置,确定出入点间最短物流路径——作了集成研究,避免分步研究导致的解空间缺失;基于割树策略建立了单元布局模型,设计了结构化编码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使车间平面形成整齐连续的布局;通过将车间平面布局转化成连通图,在算法中嵌入改进Dijkstra算法,量化了各单元出入点之间的最短物流距离;从而使布局结果更加符合生产实际。
2010年06期 v.15;No.85 58-61+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万波;杨超;黄松;董鹏;
考虑到我国中小学选址问题的特性,本文引入分段效用函数,综合考虑距离、服务质量等多种选址因素,提出基于效用函数的分级的带容量限制的中位模型。模型约束条件包括需求的全覆盖、设施的最小容量约束、需求点就近分配给设施点、需求点单一分配给设施点及开放与关闭设施数目限制等。本文使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就目前学校选址及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学校最小容量的合理设置问题和需求波动后的重新选址及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
2010年06期 v.15;No.85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3 ] - 徐学军;周武静;叶飞;
构建TQM、TPM、JIT及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以华南地区118家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SEM对理论模型的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情境下:TQM、TPM二者之间相关关系显著,并正向影响JIT的实施;JIT的实施正向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绩效,并没有正向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而是通过生产运营绩效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对于管理实践来说,我国企业可以通过JIT的实施来提升其绩效,在具体实施JIT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先行实施TQM、TPM,进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2010年06期 v.15;No.85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3 ] - 沙建军;潘尔顺;
回流焊温度曲线的输出特性是衡量SMT生产过程质量的重要指标。理想的输出曲线往往需要反复多次地调试输入参数才能获得,针对输入参数难以快速设定的问题,采用一种模糊联想记忆神经网络来描述回流焊过程的输入参数与温度曲线的输出特性参数的动态、非线性关系,利用fuzzyTECH模糊软件搭建模糊推论平台,以历史数据和工程师的操作经验为依据建立模糊规则库,然后以理想输出结果为依据,通过模糊推论算法来获得最佳输入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较试误法提高了参数设定的精确度,并显著缩短了回流焊的参数设定时间。
2010年06期 v.15;No.85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姜进章;王姗姗;
以沟通形态和任务类型作为自变量,从媒体丰富度理论和团队冲突管理理论的观点出发,利用实验室实验法,通过不同任务类型和不同沟通形态的组合,对新媒体沟通形态与团队冲突强度、沟通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沟通形态对于智力型任务中的团队冲突有显著影响,CMC沟通形态的团队冲突显著高于FTF;而沟通形态对于团队沟通满意度也有影响,CMC沟通形态的沟通满意度显著低于FTF,其中CMC沟通形态的媒体满意度显著低于FTF,而对于过程满意度两种沟通形态并无差异;团队冲突强度与媒体满意度呈负相关,冲突强度与过程满意度以及沟通满意度无显著关系。
2010年06期 v.15;No.85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陈希;樊治平;李玉花;
针对知识服务中技术知识供给与需求的双边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两阶段决策分析方法。首先,依据技术知识供给主体和技术知识需求主体的满意度建立了匹配矩阵,并利用匹配矩阵筛选双边组合,产生候选匹配对;在此基础上,考虑以技术知识供需主体的满意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基于函数隶属度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模型转换为单目标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相应的匹配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0年06期 v.15;No.8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3 ] - 李森;郭伏;张勇;孙宇;邓明;
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产品造型设计中材质的感觉特性,并以手机产品材质选择为例,给出了研究过程和方法:首先选取材质要素,并运用3Ds Max制作不同材质手机三维效果图,通过产品造型材质感觉意象调查及相关筛选原则,确立材质感觉意象词对;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消费者对不同材质的感性评价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方法揭示不同材质与意象词对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材质给人的意象感觉;最后,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构建消费者感觉偏好模型,并进行验证。
2010年06期 v.15;No.85 95-9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徐兰;方志耕;刘思峰;
根据复杂产品的质量特性构成特点,提出质量结构模型来表征复杂产品的质量特征,并基于产品的质量结构,将田口容差设计思想引入具有复杂质量结构的产品容差设计中来,以方差分析为工具确定各部件质量波动对最终产品稳健性的重要程度,在综合考虑产品制造成本和质量水平的条件下确定最佳参数组合方案中各参数的容差,从而完成了容差设计过程,并以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0年06期 v.15;No.85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 朱郭奇;孙林岩;孙林辉;崔凯;
本文对陕西某土样试验室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发现现有试验现场存在一些人因工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几点现场改善的意见,并且对所提出的改善建议进行JACK软件仿真。将仿真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希望所得到的仿真结果对操作人员和该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2010年06期 v.15;No.8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金晨;陈洁;王方华;
选取正品与仿冒品在产品质量与渠道便利性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构建二维垂直差异化模型,对正品与仿冒品厂商的均衡价格、市场份额和厂商利润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市场中存在长期均衡价格,任何偏离均衡价格的波动均会导致双方的利润下降。此外,正品生产商会致力于提高其在质量与渠道便利性两个维度上的表现以实现与仿冒品最大程度区分的目标,而仿冒品厂商在产品质量维度上没有选择紧跟正品的策略,相反,其采取维持现有质量水平而在渠道维度上提高表现,力图实现在该维度上领先正品。本研究可以使得正品厂商进一步理解仿冒品的定价行为,最终使得正品生产商能够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而在这个市场中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010年06期 v.15;No.85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罗利;李玉;
考虑在租车行业,当车型可替代情况下,建立汽车租赁超售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到最优超售策略。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好地指导了运营管理人员的销售决策,以在保持客户满意的同时,规避了因客户取消带来的损失,并在提高出租率的同时增加了公司收益。
2010年06期 v.15;No.85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 周颖;吕巍;连莲;
以消费者决策风格作为细分变量,将独生代消费者分为三个簇群,即困惑冲动型、时尚享乐型和完美忠诚型。研究发现,在奢侈品购买动机上,三个聚类簇在追求独特、自我愉悦、自我赠礼以及表现内在自我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困惑冲动型消费者追求独特的动机更为明显,时尚享乐型消费者在自我愉悦以及自我赠礼的动机上表现得更加显著,完美忠诚型消费者在表现自我动机上较困惑冲动型消费者更显著。
2010年06期 v.15;No.85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