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与管理

综述

  • 信息系统研究中脑电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金晓玲;于晓宇;周中允;王刊良;

    自2007年神经信息系统学被正式提出以来,认知神经科学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脑电技术作为新兴的认知神经工具,为信息系统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视角。现有综述文章基于常用的认知神经工具对神经信息系统学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式进行总结,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使用脑电技术以及将其更好地应用于信息系统研究中,本研究系统梳理2008-2018年间神经信息系统学中的脑电研究,对神经信息系统学中四个主要的研究议题(在线环境下的从众行为、信息安全、情绪影响和沉浸体验)进行了总结。最后,本研究对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并基于脑电技术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将脑电技术应用于信息系统行为科学和设计科学的一些前沿议题,并讨论了脑电技术的局限与应用注意事项。脑电技术的引入突破了现有测量方法的壁垒,使研究者可以从客观的生理、认知层面来诠释管理信息系统中人、组织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研究的发展。

    2019年06期 v.24;No.139 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理论与方法

  • 基于城市配送平台的订单与车辆匹配优化策略

    李建斌;徐礼平;梅启煌;陈利;

    对于货物配送过程中零担订单与配送车辆的匹配问题,由于传统的人工匹配模式会导致较高的运输成本和空载率。针对此问题,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将订单体积与重量作为约束条件,以平台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根据平台实际业务设计出GAPVR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Price-Volume Ratio)算法,并将该算法与CPLEX和平台目前的业务操作采用的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ice)算法进行对比。通过在不同订单量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规模订单量下,设计的GAPVR算法可以有效节约17.24%的运输成本,并在此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将空载率降至平均4.73%,比平台当前FCFS算法的空载率降低50%,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对平台的实际运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9年06期 v.24;No.139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10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 ]
  • 学习效应下考虑缺陷品的一体化供应链最优运作决策

    赖旭昕;贾涛;林峰;

    在有限周期内,构建了考虑缺陷品的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型。在此模型中,制造商采用批对批策略生产-配送产品,且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学习效应。零售商负责检验产品质量以保证市场需求能够被满足,但其检验过程中存在两类检验错误。通过准确衡量每次周期内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成本构成,得到了有限周期内一体化供应链的总利润函数,进而探讨了一体化供应链最优的生产批次,以及最佳的订购周期。通过分析理论性质和数值算例,首次结合学习效应的边际递减特征,分析了两类检验错误对于零售商订购量以及制造商生产计划的影响;并探讨了学习效应对于制造商生产速率的促进作用,使得制造商在有限产能约束下能够及时满足零售商的产品订购量。

    2019年06期 v.24;No.139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考虑促销行为和消费者偏好的医药供应链协调研究

    陈晓春;张文松;顾维军;

    探究了由医药制造商和医药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双渠道医药供应链,其中医药零售商负责传统销售渠道,医药制造商通过网络平台负责网络销售渠道,医药制造商既是医药零售商的上游供货商又是其竞争者。结合医药产品的特性,构建了市场需求受医药制造商提供的促销努力和消费者渠道偏好影响的双渠道模型,分析促销努力和消费者渠道偏好对医药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算例分析发现,当促销努力满足约束条件时,采取双渠道对医药制造商是有利的。当消费者渠道偏好程度较低时,采用"收益共享+回购+促销成本分担"组合契约对医药制造商和医药零售商都是有利的,同时组合契约可以调动医药制造商提高促销努力水平的积极性,有效地消除存在的双重边际效应问题。

    2019年06期 v.24;No.139 24-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19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2 ]
  • 碳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合同设计

    楼高翔;马海程;万宁;夏海洋;

    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针对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双向碳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下供应商的减排成本信息披露与供应合同设计策略,并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不同条件下的企业决策行为和利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在减排成本披露上的说谎行为对制造商来说并非完全不利,有时可以提高低减排成本制造商的实际利润。其次,供应商可以通过合同设计保证风险中性的制造商接受合同,但不对称信息使制造商的期望利润与实际利润存在偏差,导致制造商的实际利润可能小于保留利润。另外,供应商只能制定针对高减排成本制造商的合同,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只能保证高减排成本制造商获得保留利润,导致低减排成本制造商的实际利润可能小于高减排成本制造商,这说明制造商的减排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

    2019年06期 v.24;No.139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4 ]
  • 缺货风险下复杂装备生产与配套采购联合决策

    李占丞;刘晓冰;代坤;薄洪光;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按单生产的复杂装备制造企业,将装配节点齐套约束下的生产计划制定问题与供需能力匹配约束下的采购计划生成问题关联起来,综合考虑定向采购方式下配套件的缺货风险因素,兼顾采购管理指标和生产交期指标,建立多物料双源采购与多类型产品订单排产的联合决策整数规划模型。针对问题规模较大,传统精确算法难以求解的问题,设计基于自适应局部搜索机制和种群多样化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算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求解质量良好,能有效提升大规模问题下的求解效率。相比于独立决策,联合决策方案显著提高了总采购价值和准时交货水平,同时降低了订货成本和订单拖期惩罚。最后,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为企业供应风险下的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019年06期 v.24;No.139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2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模糊需求下可单向替代的有机农产品订购策略

    胡新学;周根贵;周礼南;

    针对有机农产品易耗损、供应风险高以及补货困难的问题,建立和比较有机农产品单源采购与存在单向替代的有机和普通农产品双源采购模型,得出不同条件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购策略和最大期望利润。结果表明,在模糊需求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购策略不唯一,农产品耗损程度、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都会影响最优策略的选择;当单位农产品所获得的利润小于(大于)未售出所造成的损失时,应该持保守(积极)的采购策略,订购较少(较多)的农产品以避免库存剩余(供应不足);普通农产品的替代效用越大,零售商越倾向选择双源采购策略。

    2019年06期 v.24;No.139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多时段可搭载零担物流路径优化问题模型及算法研究

    闫芳;陈凯;邬珂;

    基于承运人的视角,考虑运输任务在可搭载情况下的零担物流路径规划问题,建立了以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启发式(a heuristic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planning,HAbDP)算法进行求解。首先利用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求出无搭载任务时任意起点到任意终点间的最短路径,随后利用2-opt交换算子将各阶段出现的不可行路径转化为可行路径并进行任务搭载操作,统筹优化后得到完整计划期内车辆路径运行方案。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在小规模问题中,HAbDP算法与精确算法相比,二者的最优收益相近,但前者计算时间大幅度减少;②在较大规模问题中,HAbDP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比,在计算时间上较为接近,但是在求解质量上前者占优;③与传统零担物流路径方案相比,考虑运输任务可搭载后,其空载率、空载线路数量均有显著降低,而总收益显著提升。因此,提出的模型及HAbDP算法对求解可搭载零担物流路径优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019年06期 v.24;No.139 64-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k/N(G)系统两级维修供应保障链联合优化

    韩梦莹;杨建华;

    针对大型k/N(G)系统的维修保障问题,结合系统的工作特点及紧急订购情况的发生,以备件不可修为前提,采用更新报酬理论建立了保障单元和紧急供应商备件订购策略联合优化模型。模型以保障链期望费用率最低为目标,以系统使用可用度为约束,以正常订购阈值m(0<m<N-k+1)和订货量Q(m<Q<N-k+1)为决策变量。运用穷举搜索法对模型求解,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型参数对分散决策和联合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决策的保障成本始终高于联合决策,故而,联合优化方法是非常可行有效的。

    2019年06期 v.24;No.139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顾客可选时间窗下城市配送订单接收策略研究

    邱晗光;周继祥;甄杰;

    在顾客可选城市配送时间窗的情境下,研究了带硬时间窗约束的动态车辆路径问题,提出了基于辐射半径的订单接收策略,设计了可接受时间窗分配初始化、可接受时间窗动态调整、参照点动态选择及基于时间窗偏差阈值的配送需求评估等方法,构建了求解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插入算法。通过与先到先服务策略的对比表明,提出的策略能够实现配送收益和行驶距离的有效平衡;基于辐射半径的订单接受策略在平均接受决策耗时、路径更新耗时和全局优化耗时与先到先服务策略差异较小;随着参照点数量增多,算例中收益和行驶距离都在逐渐增长,总收益/距离之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2019年06期 v.24;No.139 79-8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9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考虑销售努力下资金约束制造商的运营策略与付款选择

    沈建男;邵晓峰;

    面向资金约束制造商,为寻求销售努力对供应链运营策略与付款选择的影响,构建不同付款方式下的供应链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销售努力提高零售价,增加销售量,同时提升供应链双方的最优利润。并且,零售商执行销售努力并不影响制造商的运营决策,但制造商执行销售努力提高批发价折扣或利率。而对于资金约束制造商的付款选择,在无销售努力下,随着产品批发价的上升,资金约束制造商付款选择会从延期付款转向提前付款,而零售商执行销售努力不影响制造商的付款选择,但是制造商销售努力下其付款选择更会受到销售努力对需求的影响程度,执行销售努力的成本系数等综合影响。

    2019年06期 v.24;No.139 8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1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闭环供应链基金补贴分配优化研究

    公彦德;王媛;陈梦泽;

    针对政府根据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数量补贴拆解企业的现状,为了同时激励制造商参与再制造的积极性,构建了仅补贴拆解企业以及同时补贴制造商和拆解企业的两类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两类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当拆解企业获得的补贴比例较小时,仅补贴拆解企业的闭环供应链优于同时补贴制造商和拆解企业的闭环供应链;当拆解企业获得的补贴比例进一步增大,拆解企业偏好于仅仅补贴自身的闭环供应链,而制造商和销售商偏好于同时补贴制造商和拆解企业的闭环供应链;当拆解企业获得的补贴比例较大时,同时补贴制造商和拆解企业的闭环供应链优于仅补贴拆解企业的闭环供应链。最后通过算例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2019年06期 v.24;No.139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7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多阶段多目标生产计划研究

    楚岩枫;李华丽;

    生产计划的制定具有不确定性,且包含的生产阶段越多周期越长,不确定性会随之增加,决策者制定生产计划就更难。通过构建灰参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其可包含多个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特性,将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分成多个连续的生产阶段连接起来,为每个生产阶段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并逐一改进,进而优化整个生产计划。通过对某多品种多阶段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的不确定参数分析,利用线性规划与区间灰数优化结合的方法求解,并与传统的生产计划优化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依据生产单元制定的不同阶段生产计划的有效性。

    2019年06期 v.24;No.139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连锁超市考虑越库作业的多车型车辆路径研究

    葛显龙;尹秋霜;

    针对连锁超市需求品类多、配送成本高的问题,采用越库作业的方式来减少物流运输中的库存成本,考虑到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在越库中心使用多车型的配送方式,以便更好地提高车辆的满载率。将物流过程分为集货、送货两阶段,采取集货过程同类型车辆协同取货和送货过程使用多车型配送的方式;为此,以车辆的运输成本、固定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具有多车型的越库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考虑模型复杂性,设计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扫描算法产生初始种群;最后结合算例将单车型和多车型的运输成本进行比较,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多车型的越库作业能有效地提高连锁超市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019年06期 v.24;No.139 116-123+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5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深度学习的颜值估计与电商精准营销

    吴安波;葛晨晨;孙林辉;张云;李刚;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人脸颜值估计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颜值估计框架,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向量,并采用回归分析计算方法评估人脸颜值,为充分发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的能力,提出了优化后的人脸特征提取损失函数。最后,利用该颜值估计算法构建消费者颜值与服装购物偏好相关性模型。结果显示:消费者颜值与服装购物偏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即颜值越高的消费者越喜欢时尚款式和风格的服装。研究结论为电商企业设计出高度精准营销策略,输出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可能。

    2019年06期 v.24;No.139 124-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1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 ]
  • 领导信任、消极人格特质与员工创新行为

    钟熙;王甜;彭秋萍;

    以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神经质这两种"消极人格特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了员工领导信任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302份有效问卷数据,研究发现:员工领导信任确实能有效促进员工创新行为;领导信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将受制于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神经质,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神经质水平的提高,领导信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将随之减弱;进一步基于个体-环境交互视角,纳入组织公平感知的二次调节作用后发现,组织公平感知能有效缓解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神经质对领导信任与员工创新行为两者关系的削弱作用。

    2019年06期 v.24;No.139 132-138+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2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消费者受社交影响的双渠道定价与渠道抉择

    官振中;张爱凤;

    基于消费者渠道偏好与受社交影响,研究零售商双渠道定价与选择的问题。首先,建立了零售商库存充足时的渠道定价模型,以及缺货时的渠道定价与抉择模型。然后,运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博弈论、最优化理论求解出上述模型中的纳什均衡解;分析渠道偏好单位成本、社交影响对最优解产生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零售商在缺货时,占优渠道的最优定价增加,另一渠道的最优定价降低;社交影响能够增加线上渠道的利润,降低实体渠道的利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渠道满足率与商品价值对双渠道纳什均衡解的影响,以及两种渠道优先策略的优劣性,并得出线上渠道优先策略相对占优的结论。

    2019年06期 v.24;No.139 13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袁晓芳;方颖;金紫薇;

    共享单车以其使用便捷、节省时间、价格便宜、绿色环保等优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共享单车迅速蹿红的过程中暴露的很多问题,使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逐渐降低。将整合型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UTAUT)和期望确认模型(ECM-IT)进行整合,考虑共享单车的特殊性纳入感知风险和感知趣味性两个变量,构建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研究表明,期望确认程度正向影响努力期望、绩效与趣味、满意度和社群影响,负向影响感知风险;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主要受到社群影响、绩效与趣味以及感知风险的影响。对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将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2019年06期 v.24;No.139 149-15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2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2 ]
  • 生态设计视角下的EPR政策效应及减费模式研究

    常香云;杨芳;王珊;范体军;

    运用斯坦伯格博弈方法,考虑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制度约束,构建由政府、单一生产商和单一回收商组成的决策模型,探究我国"收费-补贴"EPR政策在促进生态设计方面的政策效应。并通过比较固定收费模式、产出减费模式和投资减费模式下各决策体的最优决策和利润,探究有效的政府减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固定收费EPR模式能约束生产商决策时考虑末端回收处理因素,但对开展产品生态设计有负面影响。减少收费是激励生产商进行生态设计的有效途径,政府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减费模式,取得生态设计和回收利用双赢的政策效应。同时发现不同的政策实施环境下,EPR政策具不同的生态设计引导效应。

    2019年06期 v.24;No.139 157-16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回收商回收再售策略研究:在线回收VS传统回收

    李增禄;郭强;聂佳佳;

    研究了在线回收相较于传统回收的变化,分别构建传统回收决策模型以及在线回收决策模型。研究发现:在线回收商的成本优势使其利润优于传统回收商;当制造商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低且转移价格较高时,在线回收情形下制造商利润优于传统回收模型,此时供应链成员达到共赢;仅当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非常高且转移价格较高时传统回收模型中回收量较优,其他情形下均劣于在线回收模型。此外,还分析了在线回收商再售策略随制造商单位生产成本以及转移价格的变化情况。

    2019年06期 v.24;No.139 16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 项目后学习: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文本挖掘与分析

    王江;郝敏霞;

    项目后评价报告包含了大量的容易被忽视的隐性经验知识,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知识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LDA主题挖掘模型的经验学习方法,运用该方法,以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为数据来源,R语言作为分析工具,对隐含在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中的关键经验知识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对重要主题进行筛选来明确样本所讨论的内容,对文档分类以明确样本每篇文档中所重点研究的内容,发现不同文档间的相似点;通过关键主题词分析,得出6条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经验知识,即预先制定全面的应急措施、从根源入手解决环境问题、实时关注作业区动态、从项目设备入手降低环境影响、重视沟通、考虑位置因素等;通过绘制主题关系网络图,不仅可以清楚主题间的关系,进一步可以得出隐含类环境经验知识主要来源于与"事故"相关的事件和项目本身。

    2019年06期 v.24;No.139 173-17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下载次数: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实践应用

  •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急诊患者到达预测

    李瑶琦;周鑫;高卫益;柏志安;耿娜;

    急诊患者到达预测是医生排班的基础,是解决急诊拥堵的关键。现有预测多为单一预测算法,针对每天、每月进行,缺乏更短时间预测。构建基于堆叠法(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预测方法,分别以小时、天、周为时间单位,对患者到达进行预测,探究不同时间单位的预测效果。在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极端梯度提升树(XGB)、Light GBM(LGB)、支持向量回归(SVR)、K近邻学习(KNN)中选择预测效果较佳的方法作为Stacking集成的初级学习器,以线性回归作为次级学习器,进行集成预测。在上海某三甲综合医院的急诊数据集上,考虑气温、降雨、空气质量、节假日等变量预测,试验表明多项指标上,Stacking集成方法优于单模型。预测时间长度越长,预测效果越好。

    2019年06期 v.24;No.139 180-187+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5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故障树映射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制定

    闫雨蒙;刘子先;梁丽军;

    现有的临床路径制定方法柔性不足,没有考虑后续路径实施时医疗机构或患者对控制医疗成本与医疗风险的异质性需求,为了弥补该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树映射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制定方法。以市场对医疗风险与医疗成本的控制需求为导向,从正常服务生命周期的逆向出发,构建不良事件故障树并利用可靠性映射模型生成符合预期可靠性与成本目标的可行性临床路径,实现治疗方案配置、医疗风险、医疗成本的有机集成。最后,以病种—胫骨平台骨折为例证明该方法对制定临床路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辅助患者和医师根据实际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2019年06期 v.24;No.139 18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 ]
  • 峰终理论在APP加载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何灿群;季张宇;

    从峰终理论的角度对APP加载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加载页和网络异常页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模拟用户在APP使用过程中因系统响应产生的等待场景,对等待过程中的数据加载页时长进行等待时距估计,同时,通过问卷的形式让用户对网络异常页进行五点量表打分。研究结果发现,与圆圈加载和进度条加载相比,情趣化加载通过丰富有趣的动画形式更能缩短用户对等待时间的判断;网络异常页设计中,图形设计对用户面对网络异常时体验的影响更大,且色彩丰富的插画类设计的体验满意度最高。

    2019年06期 v.24;No.139 195-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我国运载火箭并行协同设计制造的理论与实践

    陈宇;

    从外在的环境紧迫和内在技术进步、经验积累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运载火箭研制从串行演进到并行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梳理了我国航天并行工程的特点,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为案例,从组织模式、协同环境、研发流程和数字化技术升级四个方面分析了运用并行协同模式进行设计到制造全流程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取得的经验与不足之处。

    2019年06期 v.24;No.139 20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1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